“如果我‘陽’了,怎么辦?”“居家監測治療期間又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哪些情況需要去醫院呢?”就市民關注的熱點問題,記者昨對市疾控中心專家進行了采訪。
1、被通知“陽”了,該怎么辦?
市民如果接到社區電話通知核酸結果為陽性,請勿慌亂,請加強自律,科學處置,做好自身健康第一責任人。如果在室內,應盡量待在封閉區域,不要隨便走動,同時應戴好口罩,做好消毒工作。接下來會收到社區或轄區疾控機構流調人員電話,請配合接聽。
如果復測結果為陰性,建議做好5天自我健康監測。
如果復測結果為陽性,要向社區、單位及學校進行報備,自覺完成至少7天居家隔離,配合核酸檢測要求,做好個人防護。
2、哪些情況可以居家治療?
對于輕癥和無癥狀感染者,沒有基礎性疾病或者基礎性疾病處于穩定期的人群,可以進行居家自我照護。
居家治療需要具備一定的基本條件。一是要有獨立的房間,如果只有一個房間,家里又有臥床老人,尤其是有基礎性疾病的老人,就不適合居家隔離。二是患有嚴重基礎性疾病的人不宜居家觀察。大部分新冠病毒感染者都是可以居家觀察的,只有少部分患有嚴重基礎性疾病的人需要到醫療機構就診。
3、在居家治療期間出現一些常見的相關癥狀,該如何用藥治療?
居家觀察和治療同樣重要。要定期測量體溫,觀察自身癥狀。無癥狀感染者可以不用藥物治療,保證正常營養和睡眠、適量飲水即可,也可以適當補充一些維生素。
如果在居家治療期間出現輕微的癥狀,在沒有禁忌癥的情況下,可以適量服用一些抗病毒的中成藥,如感冒清熱顆粒、清肺排毒顆粒等,只選一種即可。如果出現明顯的發熱(體溫一般超過38℃)、咳嗽、鼻塞等,可適量服用退熱藥或者止咳藥,這些對癥治療的藥物不需要長期服用,切勿過量,并嚴格按照說明書服用。有需要時也可聯系基層醫療衛生機構醫務人員或通過互聯網醫療形式咨詢相關醫療機構。
專家建議,如果出現發熱、干咳、咽痛等癥狀,也不用恐慌,可以跟社區工作人員聯系,在社區工作人員的協助下,由屬地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鄉鎮衛生院)的醫務人員進行指導用藥,居民也可以通過網購的方式購買常用藥品。如果癥狀較重的,可以到就近的發熱門診就診;如果出現急危重癥需要就醫,應及時撥打120或向社區求助,在社區或120的幫助下到醫院就醫。感染新冠后,建議盡量單人單間居住,同住人也要居家健康監測。
4、居家隔離時要注意什么?
對于年齡小于65周歲,沒有基礎性疾病,且已經完成了新冠疫苗接種的新冠病毒感染者,應優先選擇居家隔離醫學觀察,采取居家隔離的患者最好是單獨居住,如果條件不允許,則建議選擇一間通風條件較好、有獨立衛生間的房間作為隔離房間,這樣能夠保持空間的相對獨立。
為避免交叉感染,居家隔離人員要嚴格做到不外出,拒絕一切探訪,做好房間、衛生間定期通風、換氣,生活垃圾放置到專用垃圾袋,外表消毒處理,高頻接觸區域定期消毒等。
要做好自我健康監測,包括體溫監測和癥狀監測。專家提醒,新冠的癥狀可以有發熱、關節酸痛、咽痛、咳嗽、嗅覺和味覺的減退等。如果市民出現體溫高于38.5℃、關節疼痛,可以考慮短期內選用一些解熱對癥藥物處理;如果咽痛、腹瀉等,也可以有對癥的藥物口服處理。目前奧密克戎的變異株毒力已經大大下降,感染了以后,大多數都表現為無癥狀和輕型,主要是上呼吸道的一些癥狀,三到五天后可以減輕或者消失,目前尚未發現有嚴重的后遺癥。
5、如果自己或者家庭成員“陽”了,如何處理居家垃圾?
處理居家產生的垃圾時,可以用75%酒精或消毒液噴灑消毒。除了消殺,可以采用“鵝頸式封扎法”處理垃圾袋,也就是當盛裝的醫療廢物達到包裝物或者容器的3/4時,可以采用這種有效的封口方式,家里的普通垃圾袋也適用。
步驟一:將裝好的塑料袋口按一個方向扭轉成旋條狀。
步驟二:將扎緊的螺旋條狀袋口對折重疊。
步驟三:緊握已扭轉部位。
步驟四:用封扎帶套在反折下位處。
步驟五:封扎帶拉緊,形成有效密封。
這樣可以有效保護自己和家人以及清運垃圾人員少受感染。
6、居家治療時,應該采取哪些措施來降低同住人員的感染風險?
選擇通風較好的房間單間居住,每日開窗通風;采用分餐制;可購買84消毒液等消毒劑,按照說明書進行稀釋,用作門把手、餐具等的消毒,也可用作衛生間的消毒,保持衛生間的通風;垃圾袋扎緊封口,最好用雙層袋;如果需要離開房間,病情允許的情況下,請佩戴好口罩。
7、居家隔離期間,如何使用衛生間?
(1)居家隔離人員宜使用單獨衛生間,使用后應立即通風,可每日開展1次消毒。
(2)與同住人員共用衛生間的,同住人員和居家隔離人員上衛生間要佩戴好N95口罩。
(3)馬桶蓋常關閉,沖水前要先蓋上馬桶蓋,避免產生氣溶膠。
(4)居家隔離人員如廁后要立即清潔消毒,同住人員要消毒坐便器后再如廁,如廁后進行手消和流動水充分洗手。便池及周邊可用2000mg/L的含氯消毒液擦拭消毒,作用30分鐘。廁所門把手、水龍頭等手經常接觸的部位,可用500mg/L的含氯消毒液或其他可用于表面消毒的消毒劑擦拭消毒,作用30分鐘后清水擦凈。
8、居家隔離出現哪些情況需要到醫院治療?
如果居家隔離觀察期間出現了癥狀加重,比如胸悶、氣喘、呼吸困難等,可以做好個人防護,避免乘坐交通工具,采取自駕車的方式前去醫院就診;或者聯系社區按照相關規范到醫院發熱或陽性門診做進一步治療。
9、什么時候可以解除居家隔離?
可以在居家隔離的第6天和第7天,進行兩次核酸檢測或兩次抗原自測,如果CT值均≥35或兩次抗原檢測均陰性,可以解除居家隔離。
10、“陽”了之后,家里東西會導致二次感染嗎?
病毒需要在活體細胞內才能復制,衣物提供不了這種環境。病毒在低溫下存活時間長、高溫下存活時間短,在56℃或者以上溫度存活時間非常短,衣物正常清洗或用熱水浸泡就可以解決,所以衣物、口紅、牙刷等導致二次感染的情況幾乎不存在。
11、感覺自己“陽”了怎么辦?
“這幾天,人感覺有些不舒服,是不是‘陽’了?”最近,不少人遇到這樣的困惑。
可以第一時間測一下自己的體溫,觀察癥狀,是否出現發燒等新冠肺炎的癥狀。經過休息、多喝水等再觀察,癥狀若還沒有消失,可以做好防護措施,就近進行單管核酸檢測。
當然,非必要不檢測核酸。不要因為害怕“陽”,而增加做核酸的頻次,這樣反而會增加感染風險。
如果只是擔心自己“陽”了而無癥狀,不要過分焦慮和害怕,多關注官方信息,少看各種微信群、朋友圈流傳的未經證實的謠言、負面新聞。放下手機,多關注自己當下的生活,適度的娛樂可以幫助緩解情緒,幫助脫離大量的恐慌和焦慮。運動、冥想等活動也可以讓情緒得到緩解。
如果有就醫問題可以撥打12345熱線,市級醫療專家提供醫療咨詢服務;如需心理咨詢的,可撥打24小時心理咨詢熱線0514-87207347。